“你好,请问你们店里场所码更新了吗?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兴安盟所有场所都要生成专属二维码。”“你好,请问你和家人的健康码都升级了吗?新的健康码需要注册、填写详细住址。”……近段时间,我盟各个街道、社区工作人员都在推进更新健康码工作,居民进入商铺、单位、重点场所时也会被提示需要更新健康码。那么,更新后的健康码有什么不同呢?
“之前的健康码主要作为出入通行的电子凭证,更新后的二维码实现了防疫码、行程码、健康码合一。流动人员扫描商户等各类场所的专属二维码后,可以记录轨迹信息,并在盟域社会治理中心的疫情防控平台形成行程列表信息,支持人员扫码信息分类、查询、统计、导出。扫码轨迹全记录为疫情防控流调溯源,密接、次密接人员排查等提供了数据基础,进而实现精准防控。”盟域社会治理中心信息研判科科长卢国翔介绍道。
我盟针对疫情防控初期末端人员不足、力量薄弱的情况,着力推动信息化、智慧化手段转化为疫情防控的硬核力量。搭建疫情防控平台,通过融合网格化管理模式,创新升级国家健康码,对涉疫重点人员实行智能流调,一键查找密接和次密接人员,从而快速阻断疫情传播链;通过对所有场所生成专属二维码,实现对重点场所智能监管、精准施策;通过全员扫描兴安码、注册基本信息,形成全盟人口基础数据库,实现底数清、情况明,为全员核酸检测做好充分准备。
今年3月28日,突泉县接到内蒙古综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推送1名密切接触者排查管控的函,突泉县防疫指挥部对其落实管控后,通过疫情防控平台流调追踪功能一键查询出其流动的7个场所及191名次密接人员,辅助防疫部门快速完成了对次密接人员的排查,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疫情扩散风险。
疫情防控平台于今年3月5日正式运行,重点从“封”“控”“追”三方面实现对突发疫情事件、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流动人员的精细化管控。“‘追’就是实现病例及密接、次密接人员的流调追踪,‘封’就是通过疫情防控微信公众号的配合使用实现对涉疫地区小区的精准管控,‘控’主要通过控疫通APP实现对外来人员的快速精准摸排。目前应用最广的是‘追’。”疫情防控平台开发公司负责人云达说。
截至目前,我盟共有73143个场所完成二维码升级工作,全盟总计注册1233297人,全盟累计扫码23934499人次,日均扫码50余万人次。
“通过疫情防控平台进行信息化防疫,可以做到科学防、精准防。现在,我们正在与盟卫健委进行数据对接,将核酸检测数据和疫苗接种数据计入系统,在原有‘封、控、追’功能的基础上,增加‘查’的功能,不断完善系统,更好地适应疫情防控需要。”盟域社会治理中心主任朱海艳说。
|